《绝杀慕尼黑》电影背后的真实故事

时间:2023-09-29 05:15

《绝杀慕尼黑》取自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篮球决赛。不受欢迎的苏联队在最后3秒击败美国队创造了历史。那么真实事件到底是怎样的呢?接下来我为大家还原一下游戏流程。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篮球决赛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曾在奥运会上保持63连胜的美国大学生队,虽然没有最好的阵容,但实力依然无人能敌。美国队与苏联队的决赛是一场极其激烈的比赛。双方的每一个进球、每一分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趁着美国队尚未站稳脚跟,苏联队一开场就取得领先,一度取得10分的领先优势。上半场结束,他们以26比21领先。下半场,美国队一改以往稳定的战术,开始加快进攻节奏,同时也加大了防守力度。苏联队对此很不适应,自己的失误明显增多。比分优势被一点点蚕食。


美国队领先结束比赛

然而,苏联队苦苦维持领先优势,直到比赛结束前10秒。苏联队关键进攻未能得分。美国队抢下篮板后迅速破发。道格·科林斯试图上篮得分。苏联队6号萨坎格利泽绝望地拖倒了科林斯。美国队拿下两分。有一次罚球机会。此时比赛还剩3秒,苏联队49比48领先。

柯林斯第一次罚球。苏联队主帅康德拉辛向技术台请求暂停,安排苏联队最后三秒的进攻战术。然而,这个超时并没有被执行。

科林斯第二罚命中。相反,美国队以50比49领先1分,只给苏联队留下3秒的时间。康德拉辛请求的暂停仍然没有到来,苏联球员必须决定如何打好这一次关键的进攻。

苏联队从后场发球,谢尔盖·别洛夫刚刚接球,裁判突然如梦初醒,终止了比赛,给了苏联队暂停的机会。此时,只剩下1秒多了。暂停结束后,球员们回到场上。计时器显示,只剩下1秒了。苏联玩家根本不关心其他的事情。他们必须与时间赛跑,做最后的努力。

球从苏联队的底线直接送到了美国队的篮下,但在这里等待的队友却没有接到球。这时,终场哨声响起,美国队开始兴奋地庆祝胜利,因为他们非常确定,他们仍然是胜利者,但是,他们高兴得太早了。


最后三秒重赛

对于最后一分的失利,苏联队似乎已经认命,没有抱怨。无论胜负,这都已经是苏联队在奥运会上对阵美国队的最好表现了。

然而,在美国队庆祝的时候,篮球界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站了出来,做出了一个改变比赛结果的决定。这个人就是国际篮联秘书长威廉琼斯!

琼斯打断了美国队的庆祝动作,要求裁判重新开始比赛,并将时钟拨回3秒——科林斯罚球后的剩余时间。

他的理由是:科林斯罚球时苏联队已经向技术台申请暂停,但当时场上噪音太大,技术台没有听到,所以暂停后比赛时间留出1秒是一个错误。必须重新进行设置,需要3秒钟。


苏联胜利比赛

死里逃生的苏联队始终不愿意放弃这最后的机会。然而,决定球队命运的最后一球该交给谁呢?

Kondrashin 出人意料地让队中的另一位 Belov,21 岁的 Alexander 解决了比赛。

经过一番折腾,两队球员回到场上,但美国队对于苏联队的最后一攻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他们甚至没有派出队内最高的球员去干扰苏联队的发球线。

年轻的亚历山大·别洛夫此前手感不佳,11投仅2中。然而关键时刻,他的最后绝杀将最终比分定格在51比50,胜利者成为了苏联。


美国赛后拒绝承认结果

奥运七连冠、63连胜在这场巨变之后消失了。美国队不敢相信,也不愿意相信这个结果。他们向裁判委员会提出投诉。裁判委员会的五名成员分别来自匈牙利、古巴、波兰、意大利和波多黎各,后两人支持美国队的上诉,而前三人则不同意,上诉最终被驳回。

本届奥运会篮球比赛冠军是苏联,亚军是美国,季军是古巴。美国队拒绝承认结果,也拒绝接受本应颁发给他们的银牌。所以这些奖牌仍然保存在瑞士的奥林匹克博物馆里,默默地等待着它们的主人,而这些美国队员却直到去世才拿走它们。他把银牌带回家,不让家人或子孙接受。


上述慕尼黑决胜的真实事件介绍就到这里了。更多信息请点击文章下方标签或主题查看。

Copyright© 置业信息网

皖ICP备2023014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