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法学的发展历程及代表流派

时间:2023-10-04 19:30

伊斯兰法学概论

伊斯兰法学是伊斯兰宗教和社会学科之一,又称伊斯兰法学。它是穆斯林学者和法学家立法的主要来源和基础。 《古兰》《圣训》

根据社会实际需要而建立的法律思想理论和实践法律体系,是伊斯兰法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出现的一门学科。


伊斯兰法学的发展历程

1。伊斯兰法学的分支

伊斯兰法学的形成是从公元632年先知穆罕默德去世开始,到公元1258年阿拔斯王朝灭亡为止。

这一时期是阿拔斯王朝时期,国家职能进一步加强。随着伊斯兰教法的不断发展,各种伊斯兰教法学派的分支也出现了,各地的法学家可以自由地提出法律法规和对法律原则的解释,表现出各学派的兴起和百家争鸣。

1。国内出现了新的社会和法律问题

伊斯兰法学的主要法学流派出现并形成于倭马亚王朝晚期和阿拔斯王朝早期。

8世纪初,随着倭马亚王朝的扩张,伊斯兰教广泛传播,出现了许多新的社会和法律问题。

早期哈里发及其派往各地解决问题的官员的案件和法令都分散在个人手中,没有官方记录。

因此,根据经典的法律法规和伊斯兰教义,在各地制定新的法规或批准原有的习惯法,建立伊斯兰法治,以巩固和完善国家政权,建立新领土的统治,是哈里发帝国和伊斯兰教迅速发展的迫切需要。


3。中国法学家的兴起

于是,在中国,特别是在首都和圣地麦加、麦地那等文化相对发达的城市,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宗教法律解释和研究的人,称为“法其海” ,即法学家,他们从事研究的领域称为“fighehai”,即教学法。

他们根据当地实践和个人推理,演绎出符合宗教伦理的法律判断。这就形成了早期具有地区特色的教学流派,其主要中心在伊拉克、希贾兹和叙利亚。

14世纪伊斯兰历史学家伊本·赫勒敦(Ibn Khaldun)说:法理学是“理解真主对那些负有宗教义务的人要求做、不做、鼓励做、谴责和漠不关心的行为等的法律规定。 ”。

教学法理学不仅是研究各种法律行为的具体规定,还包括立法的起源、基本原则和逻辑方法。

对于经戒中没有规定或引用经戒精神无法解决的问题,他们或者审阅并认可当地原有的传统习俗,或者根据自己的推理推导出适当的先例来解答。社会上发生的各种问题和纠纷。


4。法学教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阿拔斯王朝时期,由于停止大规模对外扩张,帝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阿拉伯伊斯兰学术文化进入繁荣时期,为阿拉伯伊斯兰学术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社会思想基础。伊斯兰教法学。 。

而且,哈里发国把推行伊斯兰法治、鼓励编纂法典、建立健全立法和司法制度作为实施伊斯兰化的重要内容,从而推动伊斯兰法律和法律的研究和发展。法学院的形成和发展。 9世纪初,伊斯兰法学已基本从圣训研究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伊斯兰法学有哪些流派?

在研究伊斯兰法的过程中,每个法学家对《古兰经》文本的理解不同,收集和研究圣训的范围也不同,也由于所属政治或教派的差异。 ,以及文化教育、社会条件、民俗习惯的差异。

因此,虽然他们原则上都承认经典戒律是立法的基础,但对于如何利用这个基础来推演和制定新的法律,以及当有什么制度或补充新法时,他们仍然存在疑问。没有经文或戒律可供引用。在实例问题上存在不同的看法,从而形成不同的学派。

从8世纪到9世纪,先后出现了扎伊德、贾法里、阿巴德、哈纳菲、奥扎伊、马利克、沙斐仪、汉巴里、扎希里等10多个法学流派。

各学派都根据该学派创始人的教义编撰了一些著名的教义著作,如哈乃斐派的《教法大全》、马利克派的《大穆丹沃纳》、沙斐仪派的《母典》学校。 、罕八里派的《教法大汇集》、再德派的《法学汇编》等


以上关于伊斯兰法学和教派发展的介绍就到这里了。欲了解更多信息,请点击文章下方的标签或主题。

Copyright© 置业信息网

皖ICP备2023014685号